体育科学学院简介
体育科学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休闲体育四个本科专业。体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89年建立的鞍山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开始招收二年制专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目的是为辽宁省中小学校培养体育师资。1993年鞍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改名为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从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999年国家开始大学教育扩招,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开始招收非师范教育学生,2001年批准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2007年批准招收体育健康设计与指导方向学生;2011年批准招收休闲体育方向学生。2012年成立二级学院,改名为体育科学学院。2014年批准及招收运动康复专业学生。2018年批准休闲体育专业。
体育科学学院师资力量较强,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4人,教授8人,副教授26人,讲师18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34人,国家级裁判2人。2002年9月以来,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被东北师大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近些年主持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省科研项目等三十余项,多项成果荣获省教学成果奖、省自然科学成果奖等奖励,现已发表或出版多篇学术论文及专著,参加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数次。
近些年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在体育训练与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省内、国内的体育比赛中成绩突出,受到了辽宁省内各同行院校的赞誉。2015年我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板鞋竞速获得了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第十届少数民资运动会的机会,是我院参加全国重大比赛零的突破,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获得了女子接力项目第三名的好成绩。近年来,学院先后被授予“辽宁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民族体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突出办学特色发展,2015年以来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思考专业的应用型发展,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先后建立了30多家的校外实践教学就业基地,与鞍山市体育局签订了“鞍山市体育产业研究所”、“鞍山市体育项目裁判员培训基地”、“鞍山市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体育科学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50余人,每年有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优秀校友中有多人已博士毕业,有的已担任博士生导师,在高校中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有数十名校友担任学校的校长与副校长的职务。还有多名自主创业,成为知名企业家的优秀校友。
体育科学学院具有较完备的教学条件,拥有设备完善的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康复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近2000平方米的球类馆,400平方米的体操馆,200平方米的武术馆,30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和设备完善的综合性健身训练房,高水平的球类馆曾接待过国际比赛和省、市级的比赛。
体育教育(师范)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具备体育教学训练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能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从事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以及课外体育锻炼指导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等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学分、学位
1.学制:四年,允许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 165学分
3.学位:教育学学士
三、主干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四、核心课程
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排球、足球、篮球、体操、田径、武术、健美操
五、能力培养
本专业以“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改革思路,把学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以及课外体育指导等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细化,落实到每一节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并通过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体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强化和集中训练,专业运动技能与教育教学技能并重,收效显著。在2016至2019年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了啦啦操、篮球、攀岩、击剑、板鞋竞速、雪地走等项目的比赛,成绩优异。其中,在专业技能方面:2016年,获得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大学丙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二名、大学丙组技巧3级规定动作第二名,2017年,获公开青年乙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二名,公开青年乙组技巧2级规定动作第一名;在第二十三届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中,获得女子花剑个人(甲组)第五名,团体第五名;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攀岩北区赛中获乙B组女子速度赛第七名,女子难度赛第八名;在辽宁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男子板鞋竞速、女子板鞋竞速、女子雪地走等项目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师范生教师技能方面:在鞍山师范学院第四届、第五届师范生教师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董振宇同学获得第五届鞍山师范学院师范生技能大赛总决赛第一名,辽宁省模拟课堂比赛二等奖。同时,本专业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在研的创业项目3项。
六、师资力量
体育教育专业是鞍山师范学院建校之初就设有的传统师范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建立了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共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职称教师占比56%;博士1人,硕士5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67%。
七、办学特色
1.依托“OBE”(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
本专业基于“OBE”的教育理念,构建“面向需求、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从专业能力分析入手,构建了“三结合”课程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2.利用师范院校资源优势,强化教师教育
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校训,体育教育专业依托文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职创部、计算中心、图书馆、“教师教育中心”、“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联盟”等部门,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良好学习环境和高水平教师等教学资源,提高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质量;并在强调教学中心地位的基础上,坚持“实践贯穿教学、竞赛促进教学”的原则,通过参加 “至善助学计划”、“顶岗实习”、“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强化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
3.深化创新创业改革,构建学校、专业两级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学校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选修课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重视学生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专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依托运动项目创新创业的能力。并增设了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幼儿体智能课程设计、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膳食营养讲座等选修课程模块,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和学校、专业未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4.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拓展课程领域
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承担校内的体育课教学、课余运动训练、组织竞赛等任务,还要担负起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辅导的职责。随着群众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师也必须树立社会服务的公益意识,承担一定的大众健身指导的社会责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的战略背景下,本专业增设了青少年运动营养讲座、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体能训练和拓展训练等选修课程模块,以提高毕业生从事健身指导工作的能力。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专业知识,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及一定的运动实践技能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和各类体育组织,从事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策划营销等工作, 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等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资料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书写能力;把握情报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与运用。
3.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4. 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 掌握从事群众体育活动所应具备的科学健身指导与咨询能力。
6. 掌握社会体育产业经营开发、活动策划、组织管理的能力。
7. 掌握一定健身俱乐部指导或社区体育辅导方面相关运动技术指导、活动策划、组织管理的能力。
8. 精通一项运动项目,掌握数个运动项目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备数个运动项目的教学指导与竞赛组织能力。
9.具有一定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整合思维能力。
三、学制、学分、学位
1.学制:四年,允许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 155学分
3.学位:教育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体育学、公共管理、社会学
五、核心课程
社会体育概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导论、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相关运动技能课程
六、办学特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学校“OBE”办学理念的引导下,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在校前三个学期,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理论和运动技能的平台课,通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有一定认识。第四学期,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俱乐部健身指导与管理”和“社区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领域的方向选修课和一个专项技能必选课,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意向进行选择。此外,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集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开设专业实训课程,拓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见习、实习环节,为了突出见习、实习的实践功能,与相关健身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建立见习、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七、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有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9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占教师比例56%;硕士以上学位教师7人,占教师比例78%。发表编著2部;主持、参与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0余篇。
八、专业就业情况
在国家大力发展全民体育的背景和相关政策引导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很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培训机构向我们发出人才需求,希望我们推荐毕业生去应聘就职。2018届41名毕业生中,协议就业34人,参军2人,考研1人,就业率90.24%。
运动康复专业简介
鞍山师范学院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结合学校特点,于2014年申办运动康复专业。运动康复专业是特设专业,自专业建立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确立了符合我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条件,完善各项制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实现运动康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分保障。
自2014年首次招生以来,从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教学大纲编写及教材选择、考试及学位授予等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新增部分实验室,购进专业实验设备,与原有实验室充分整合,为新专业提供了完善的实验条件,同时专业与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鞍山市长大医院、鞍山市学生保健所等康复机构和医疗机构实现校企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协同培养。
1、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落实鞍山师范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夯实基础求质量,提高素质求生存,培养特长求发展,服务社会求效益”的办学理念,立足鞍山,面向辽宁,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进步,主动配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以培养“体医复合型”人才为指导思想,走“体医融合”的特色教育之路,努力把运动康复专业办成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型专业。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针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业意识,具备健康理念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系统掌握现代康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运动康复诊疗 和运动防护技能,能在康复机构、健身机构、养老机构和社区等部门从事运动康复诊疗、运动防护指导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精准专业方向和定位,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学校以“立足鞍山,面向辽宁,坚持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多层次办学,在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管理水平、育人环境和办学效益等方面达到新的水平。”为办学定位。运动康复专业定位在使学生能在社会康复机构、养老院、健身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运动康复、运动性伤病防治、社区康复指导、运动医务监督等服务的运动康复应用型人才。
坚持“体医融合”的发展方向,专业办学紧密结合康复人才市场的当前需求,并追踪社会的长远需要,不断加强运动康复专业的内涵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使之互相促进,不断发展。重点向健身机构、养老院、社会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领域拓宽,满足鞍山及周边地区,并辐射辽宁的运动康复人才需求。
3、加强课程建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专业课教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尝试多元化教学方式。近4年专业教师中1名教师评为“校级教学导师”,多名教师评为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慢性疾病康复、神经病损康复、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
(1)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尽早地参加到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在本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由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完成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运动康复社会服务中心》在鞍山市第六届大学生创业大赛、鞍山师范学院第四届创业大赛、鞍山师范学院第四届就业(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和指导教师分别获得奖项。
(2)专业人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与境外高校实行互派学生到同类高校进行短期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习他校之长,体验不同的学习氛围,教学环境,接受比较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接触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感悟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参与跨文化沟通和交流,为日后融入社会或国际社会打下基础。运动康复专业在培养康复专业的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借助学校资金资助,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境外交流。运动康复专业学生高文韬同学于2017年7月24日至2017年8月5日,赴台湾亚洲大学进行短期参访研习和实践活动,近距离的体会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夯实了基础。
4、着力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本专业筹办至今,采取“内部培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选派教师外出培训”等手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校现有专业教师5人,外聘鞍山市汤岗子理疗医院行业专家5人,共同承担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等环节教学工作。教师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既能保证理论教学的要求,同时也确保实践教学的需要。本校教师中博士在读1人,硕士2人。职称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高、中职称比例4:1。
专业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自专业开办以来近四年教师科研项目20余项,教师参加科研(教研)比例达100%,省部级以上获批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近20万元。发表编著2部;发表论文成果30余篇,人均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近10篇。专业教师在长期的科研实践过程中,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5、完善基础课教学资源,打造专业实验室,购置文献资料
运动康复专业可使用的实验室总面积约22327M2,其中包括与其它专业共用的综合训练馆、健身力量房等场地。专用实验室近182M2。体育科学学院共有仪器设备价值超过177万元人民币,运动康复专业专用仪器设备价值超过98万元。
学校为体育科学学院资料室购置大量相关专业图书资料。院内资料室运动康复专业图书1100种,共计1500余册,科技期刊17种,电子图书量227种。图书馆开通了一条十兆的光纤接入国际互连网。所有流通的书目均可通过校园网、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连网进行检索。校内可以查阅“英文万卷书”、 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总库、《文渊阁四库全书》等多部电子版书籍,校园网还购买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光盘版)、全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维普数字、万方数据库、博看数字资源等,可以直接查阅国内外文献,选择喜欢的国内外名校的课程进行在线观看和学习。
6、健康中国背景下亟需运动康复专业人才,专业就业前景好
本专业就业方向:康复机构、健身机构健身教练、养老机构、社区康复指导、运动医务监督、体育科研人员。截止到2019年,运动康复系已有1届毕业生,100%就业。有的同学顺利考上研究生,进一步学习深造。
休闲体育本科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休闲体育专业知识,具备休闲体育项目指导与推广、活动策划与组织、休闲体育场所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研究的基本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能在休闲体育企业、政府机构、公益机构、休闲体育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户外运动、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等相关工作,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等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资料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书写能力;把握情报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与运用。
3.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4.熟悉国家有关体育和休闲体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休闲体育方面的发展动态。
5.掌握体育学基础知识和休闲体育专业知识,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掌握指导户外运动、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
7.具备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项目策划与设计、休闲体育场所经营与管理等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能从事休闲体育有关的社会工作。
8.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
三、学制、学分及学历学位
1、学制:四年,允许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155学分
3、学历学位:学生修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50学分,完成规定教学环节,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鞍山师范学院关于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要求,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体育学、休闲学、管理学
五、核心课程
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与管理、体育市场营销、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体育公共关系学、定向越野、体能训练、野外生存与训练、基本体操
六、休闲体育专业专业优势与特色
1、休闲体育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硬件)齐全
体育科学学院现有实验楼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使用的实验楼面积8000余平方米,体育科学学院有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正在实施的校园改建计划使目前的教学硬件条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另外,鞍山市及东三省的拓展训练基地、体育公司、等部门已成为我们的共建单位,为休闲体育专业提供完善教学和实践设备与场地器材,实现院内外教学资源共享,休闲体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大的支持。
2、过硬的教师队伍为休闲体育专业教学提供质量保证
目前,休闲体育专业专任教师7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中级职称比例达到57%;硕士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达到71%。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更趋合理,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更加符合和适应社会需求,师德和教学与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年轻教师占比较大,为休闲体育专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由这些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学要求。
3、良好的实习基地建设与开发,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场所
实践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现已开发出很多个具备良好资质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
4、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毕业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毕业生在本领域就业率、就业层次很好,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提升,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